📋 目錄
- 導言:為何現在要關注日本經營管理簽證?
- 政策更新總覽:10月16日正式實施與過渡期安排
- 經營管理簽證—現行條件與新制門檻
- 公司設立實務影響:成本、時程與產業差異
- 案例與情境規劃:不同企業類型的應對策略
- JPass 如何協助:一站式設立與簽證服務
- 常見問題 FAQ
- 重點摘要與下一步
-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
🎯 導言:為何現在要關注日本經營管理簽證?
近年來,日本以經營管理簽證(経営・管理ビザ)吸引外國企業家與投資人,允許在日本開辦公司、聘僱員工並長期停留。過去只要投資 500 萬日圓或聘用兩名全職員工即可取得資格,門檻相對寬鬆,吸引許多台灣中小企業與新創把日本視為海外布局首選。然而部分申請人利用制度漏洞成立無實質經營的「紙上公司」移民,導致政策受到審視。
💡 重大政策變更
2025 年 10 月 16 日,日本經營管理簽證新制正式實施!資本額要求由 500 萬日圓提高至 3,000 萬日圓,同時必須聘用至少 1 名日本或永久居民的全職員工。
🚨 最新確定消息
日本法務省已於2025年10月15日正式公布修正規定,10月16日起開始實施。同時設定3年過渡期,現有簽證持有者在2028年10月16日前更新時可採彈性審查。
此外,申請人需具備三年以上管理經驗或商學相關碩士學位,並由公認會計師或中小企業診斷士審查事業計畫。新制已於2025年10月16日正式實施,不再是草案階段。
對於準備跨足日本的台灣企業而言,這項政策改變不只是簽證門檻提高,更代表整個公司設立與營運成本、時間與風險都將改變。本文從政策解讀、實務影響、產業分析到案例規劃,協助您理解變革後的挑戰與機會,並提出具體行動方案與 JPass 專業支援。
📊 政策更新總覽:10月16日正式實施與過渡期安排

資本額要求從500萬日圓提升至3,000萬日圓
日本政府的修正案對「一定規模」的認定、經營者資格與審查流程均有重大調整。以下表格對比現行制度與新制草案的主要差異,並整理政策時間線供企業掌握。
表一:現行 vs 新制關鍵差異
| 項目 | 現行規定 | 擬議/新制(預計 2025 年 10 月生效) |
|---|---|---|
| 資本額要求 | 投入資本額至少 500 萬日圓 或聘用 2 名以上全職員工 | 投入資本額至少 3,000 萬日圓,且必須聘用 1 名以上全職員工。不再允許「資本或人員擇一」 |
| 雇用要求 | 雇用 2 名全職員工可取代資本要求 | 必須雇用至少 1 名全職員工(日本國民或永久居民) |
| 經營者條件 | 無硬性學歷或管理經驗要求 | 需具備 3 年以上經營管理經驗或取得商學相關碩士/專業學位 |
| 事業計畫審查 | 申請人自行提供商業計畫;入管局視需要審查 | 必須由公認會計師或中小企業診斷士審核事業計畫 |
| 審查嚴格度 | 審查重點在於公司是否具備實體辦公室與資本;營運後追蹤相對寬鬆 | 強化事業實體性與持續性審查;將建立定期追蹤,防止紙上公司 |
| 簽證有效期間 | 1–5 年,可續簽;滿 10 年可申請永久居留 | 預計維持,惟續簽時審查更嚴格;可能增加經營實績要求 |
表二:政策時間線
| 日期(東京時間) | 重要事件 |
|---|---|
| 2025/08/26 | 出入國在留管理廳公布修正草案,將資本額提高到 3,000 萬日圓並要求至少 1 名全職員工。並新增經營者學歷/經驗和事業計畫審查要求 |
| 2025/08/26–09/24 | 公開徵求意見(パブリックコメント);企業與個人可向法務省提交意見 |
| 2025/09/25 | 法務省彙整意見並修訂草案;多家律所與業界團體提出建議 |
| 2025/10 初 | 預計公布省令修正;公佈最終細則與過渡期安排 |
| 2025/10/16 | 正式施行日:新制正式生效,所有新申請必須符合新標準 |
| 2025/10/16–2028/10/16 | 3年過渡期:現有簽證持有者更新時可採彈性審查,未完全符合新標準者仍有機會獲得許可 |
| 2028/10/17起 | 過渡期結束,所有更新申請必須完全符合新制標準 |
🔔 重要!3年過渡期詳細規定
📅 第一階段:2025年10月16日 – 2028年10月16日(3年過渡期)
- 現有簽證持有者優惠:已持有經營管理簽證者在此期間申請更新時,即使未完全符合新標準,入管局仍會綜合考慮其經營狀況、達標可能性等因素
- 彈性審查標準:入管局可要求提供經營專家(會計師、中小企業診斷士)的狀況評估文件
- 重點評估項目:實質經營內容、財務狀況、法人稅繳納記錄、未來達標計畫
📅 第二階段:2028年10月17日起
- 嚴格執行:所有更新申請必須符合新制標準
- 例外條件:即使未完全達標,若經營狀況良好且有合理的下次更新前達標計畫,仍可能獲得許可
- 綜合審查:會考慮事業貢獻度、社會關係、整體誠信等因素
資料來源:日本法務省出入國在留管理廳官方公告
📋 經營管理簽證—現行條件與新制門檻
現行制度
經營管理簽證允許外國人以公司負責人或經營管理者身分在日本居留。根據日本出入國在留管理廳規定,申請人必須成立日本公司並取得實體辦公室;在滿足以下任一條件時即可申請:
- 資本額至少 500 萬日圓;或
- 雇用 2 名以上日本或永久居民全職員工。
此制度設計初衷在於吸引外國投資與多元人才,成功案例包括許多台灣餐飲品牌、資訊服務公司及零售連鎖。簽證有效期限 1~5 年,依公司營運狀況而定,連續合法居留 10 年(其中至少 5 年為就業相關簽證)可申請永住權。
新制草案
為避免紙上公司與民宿公司濫用制度,法務省提出嚴格化方案:
🔹 資本額與雇用條件必須同時滿足
申請公司須投入資本額 3,000 萬日圓以上,且聘用至少 1 名日本或永久居民全職員工。不能再以僅雇用人員或僅出資取代另一項條件。
🔹 經營者學歷/經驗要求
申請人須擁有三年以上經營管理經驗或取得商學相關碩士、博士或專業學位。這項規定旨在確保經營者具備專業能力。
🔹 事業計畫審查
必須提交完整的商業計畫,並由公認會計師、中小企業診斷士或類似專業人士審核。入管局將定期檢查公司營運狀況,防止紙上公司。
🔹 過渡期與適用範圍
新制已於2025年10月16日正式實施。設定3年過渡期至2028年10月16日,期間內現有簽證持有者續簽時可採彈性審查標準。2028年10月17日起,所有申請必須完全符合新制要求。
新制目的與背景
根據日經新聞與法務省資料,經營管理簽證的持有者人數自 2019 年快速增加,其中中國籍與部分東南亞籍申請人利用低門檻成立 Airbnb 管理公司或虛設企業,引發社會輿論。入管廳指出,僅 2024 年末中國人持有者就達 21,740 人,比 2015 年多出 2 倍。韓國與美國同類簽證的資本額要求分別約 3.2 億韓元(約 3,200 萬日圓)與 10–20 萬美元(約 1,500–3,000 萬日圓),日本現行標準相對寬鬆。
專家觀點:關西學院大學教授指出,提高學歷和資本要求雖能杜絕濫用,但若缺乏靈活配套,可能阻礙創業多樣性。因此企業需把握過渡期,並在資本與人力規劃上更周延。
💼 公司設立實務影響:成本、時程與產業差異
增加成本與資金準備
新制將資本額門檻提高 6 倍,對於本身就打算投入設備、進貨或開店的企業或許影響有限,但對於以服務、平台為主的軟體與新創而言,籌措 3,000 萬日圓(約新臺幣 600–650 萬元)是一大負擔。此外,必須聘請一名日本籍或永久居民員工,需支付薪資、社保及福利,初期固定成本明顯增加。
企業應提早評估以下資金項目:
- 設立資本與營運資金:依產業不同,建議預留至少 12–18 個月的營運資金,包括租金、人事成本及稅務。
- 辦公室租賃費:東京、大阪等城市的商用辦公室需支付押金(通常 2–6 個月租金)、禮金、仲介費等。小型公司可考慮共享辦公室或郊區據點,但必須符合「獨立辦公」要求。
- 服務與人員支出:聘用日本員工除薪資外,還需負擔健康保險、厚生年金、勞動保險等。若雇用管理職級員工,薪酬水準須符合當地行情。
- 專業費用:新制要求會計師或中小企業診斷士簽核事業計畫,建議提前與日方專業機構合作,以免影響審查時程。
時程延長與審查流程
現行經營管理簽證的審查時間約 2–3 個月。新制實施後,因資本及學歷審查更嚴謹,加上需專家審核商業計畫,審查時間可能延長至 4–6 個月。企業應預留更長的籌備期,包括:
- 公司設立與銀行開戶:完成公司章程、資本注入及登記通常需 4–6 週;銀行帳戶開立需公司登記證、印章證明等,且部分銀行要求代表人具日本居住證明。JPass 可協助跨境開戶,簡化程序。
- 招聘與雇用:若需聘用日本員工,建議與人力仲介或招募平台合作,提前完成聘約,以確保申請簽證時有合法雇用關係。
- 商業計畫審核:由於需要專業人士簽核,建議至少預留 1–2 個月撰寫並與顧問討論商業模式、預算與損益預測。
產業差異與策略
不同產業對資本需求與人力組成有不同挑戰:
🍽️ 觀光與餐飲
通常需要租店面與裝潢,資本投入本來就高於 500 萬日圓。新制會提高初期固定成本,但也能透過僱用一名日本員工提供在地服務。建議設立資本超過 3,500 萬日圓,預留裝修與籌備費。
💻 資訊科技與新創
以服務或 SaaS 為主,原本可用 500 萬日圓資本加 2 名工程師符合條件,新制將迫使公司投入更多股本。可考慮引入日本投資人或與日方合作夥伴設立合資公司,以資本或技術換股。
🏢 不動產與投資管理
此類企業資本額通常較高且需聘用日本專業人士,新制的影響相對較小,但需注意經營者學歷與經驗要求,建議在團隊中加入具日本資格的房地產專業人士。
🎓 補教、文創與媒體
通常資本有限,主要投入人力與內容。面臨新制挑戰,可考慮在台灣募資後一次性注入資本,或利用日本地方創生補助(例如創業補助金)縮減負擔。
🎯 案例與情境規劃:不同企業類型的應對策略
![]()
企業團隊規劃日本市場進入策略
以下三個情境案例說明在舊制與新制下的路徑、資本結構與財務模型,協助企業評估自身狀況並制定策略(金額均以日圓計算):
Persona A:台灣中小餐飲業者(單店)
🔸 舊制下:
計畫在東京開設小型咖啡館,投資總額 600 萬日圓,其中 500 萬作為資本,其餘用於裝修與設備;雇用 2 名日本兼職人員,每月薪資約 25 萬日圓。可透過 500 萬資本達成簽證條件。
🔸 新制下:
需增資至 3,000 萬日圓,可將 2,500 萬日圓計入資本,剩餘 500 萬用於營運;聘用 1 名全職員工(月薪 30 萬),兼職人員另計。須確保資金來源合法,建議與投資人或台灣母公司簽訂資金借貸協議。透過 JPass 尋找租賃辦公室及會計師簽核商業計畫。
🔸 財務模型:
年收入預期 1,200 萬,毛利率 60%。由於資本提高,可拉長資金週轉期,但固定資本回收期從約 2 年延長至 4–5 年。建議透過小額信貸或地方補助降低資金壓力。
Persona B:跨境科技新創(SaaS)
🔸 舊制下:
創辦人與兩名工程師赴日,投入 800 萬日圓作為資本與初期行銷費;無需雇用日本員工,可由台灣團隊遠端支援。取得簽證後 1 年內獲得投資並追加增資。
🔸 新制下:
資本需提高到 3,000 萬日圓且聘請一名日本全職員工。建議與日本代理商或天使投資人合作,由日本方出資並擔任董事;創辦人持股以技術入股方式計入資本;聘請一名日籍業務或產品經理滿足雇用條件。可在東京或大阪創新中心租用共享辦公室,降低租賃成本。
🔸 財務模型:
首年預估營收 2,400 萬日圓,毛利率 75%;投資者資金分階段到位,新制要求的資本提高可作為後續研發資金。為滿足管理經驗要求,創辦人可提前取得 EMBA 或由具管理經驗的合夥人申請簽證。
Persona C:連鎖零售拓點(台灣品牌)
🔸 舊制下:
計畫於東京、名古屋各開 1 店;總投資 3,000 萬日圓;雇用 4 名日本店員。以 500 萬資本成立公司,其餘資金由台灣母公司借貸。由於雇用人數超過 2 人,符合條件。
🔸 新制下:
資本至少 3,000 萬日圓且雇用 1 名全職員工。對大型零售較無影響,但需重新設計股權結構:建議將全部 3,000 萬日圓列為資本,由台灣母公司注資並保留盈餘預算;聘用一名日本區域經理管理多店鋪。由於符合管理經驗與學歷條件,申請人可較順利取得簽證。
🔸 財務模型:
預計每店年營收 5,000 萬日圓,毛利率 30%;成本結構因新制而有所調整,但整體資本與雇用條件對大型企業衝擊有限。可透過 JPass 運用日本地方政府補助,降低裝修及人力成本。
🚀 JPass 如何協助:一站式設立與簽證服務

JPass專業團隊提供跨境商務諮詢服務
針對資本額調升與規定趨嚴的趨勢,企業更需要專業團隊提供跨境設立與簽證策略。JPass 擁有日台跨國法務、會計與人力專家,提供以下服務:
🔹 核心服務項目
📋 公司設立與外為法申請
協助擬定章程、資金注入、股權結構設計以及外國人投資申報,確保合法且符合新制要求。
📄 經營管理簽證申請與後續管理
協助準備經營者履歷、學歷證明、商業計畫等文件,並安排公認會計師簽核;為既有持證者規劃續簽與合規維護。
🏢 辦公室物件協尋與簽約支援
根據預算與地點需求,尋找東京、大阪、名古屋等主要城市的辦公室,處理租賃合約、消防與公司名牌設置。
💰 會計、銀行帳戶與電話開通
與日本會計師事務所合作提供記帳、報稅與財務諮詢;協助開設日本銀行帳戶與法人電話,確保營運順暢。
📈 品牌形象建置與行銷
建立日文公司網站與市場推廣策略,結合在地行銷與公關,強化品牌形象。
🎯 補助金與產業媒合
追蹤各地方政府創業補助、移住支援金等資源;媒合觀光、IT、不動產、補教、文創等產業合作機會。
❓ 常見問題 FAQ
Q1:新制什麼時候正式生效?
新制預計在 2025 年 10 月中旬 施行,最終省令將於 10 月初公布。建議企業在生效前盡快完成申請,以適用舊制。
Q2:有過渡期嗎?舊制度申請還有效嗎?
草案指出,10 月施行前提交完整申請者可依舊制審查;生效後的新申請必須符合新規。已持有經營管理簽證者續簽時需符合新制。
Q3:資本額可以由母公司或投資人注入嗎?需要提供證明?
可以。資本來源可以來自母公司貸款、投資或個人資金,但必須有合法的資金證明文件(例如匯款紀錄、董事會決議),並在公司設立時繳納至日本銀行帳戶。新制要求 3,000 萬日圓資本需實際存入公司帳戶,不能僅形式出資。
Q4:雇用「全職員工」的定義是什麼?兼職或委外可否?
雇用對象必須是日本國民、永住者或其他長期在留資格持有者,與公司簽訂正式勞動合約,享有社會保險與福利。兼職、業務委外或短期合約不計入規定。
Q5:申請人必須具備什麼學歷或經驗?
新制要求申請人擁有 三年以上經營管理經驗 或 取得商學、管理領域碩士以上學位。若申請人無學位但有豐富管理經驗,可準備職務證明和推薦信佐證。
Q6:審查時間會延長嗎?
由於需專家簽核商業計畫且審查標準提高,審查時間可能延長至 4–6 個月不等。建議提早準備資料,並與專業機構合作。
Q7:已取得經營管理簽證後是否會被追溯適用新規?
依草案,現有簽證持有者在簽證有效期間內仍適用舊規,但續簽或變更活動時必須符合新制要求(例如增加資本或雇用人員)。
Q8:可以使用住宅或共享辦公室作為公司地址嗎?
現行規定允許在符合商用資格的住宅、共享空間設立辦公室,前提是有獨立出入口、公司名牌及專用空間。新制尚未變更此規定,但審查可能更重視辦公室的獨立性與營運實體性。
Q9:3年過渡期的具體運作方式是什麼?
過渡期間(2025/10/16-2028/10/16):現有簽證持有者更新時,即使未完全符合新標準,入管局仍會考慮經營狀況、達標可能性等因素。可能需要提供經營專家的評估文件。
過渡期後(2028/10/17起):必須符合新制標準,但經營狀況良好且有達標計畫者仍可能獲得許可。
Q10:10月16日後立即申請新簽證需要符合什麼條件?
自2025年10月16日起,所有新申請的經營管理簽證必須完全符合新制標準:3,000萬日圓資本額、聘用1名日本全職員工、申請人具備3年管理經驗或相關學位、通過專家審核的事業計畫。過渡期優惠僅適用於現有簽證持有者的更新申請。
📝 重點摘要與下一步
🎯 政策方向
日本政府意圖杜絕對經營管理簽證的濫用,將資本額由 500 萬日圓提升至 3,000 萬日圓並要求聘用 1 名日本全職員工,同時增加經驗/學歷與商業計畫審查。
⏰ 時程與過渡
新制已於2025年10月16日正式實施。設定3年過渡期至2028年10月16日,現有簽證持有者更新時可採彈性審查。2028年10月17日起全面實施新標準。
💰 實務影響
提高資本與雇用要求意味著成本與風險增加,特別是對資金有限的中小企業與新創。企業需調整資本結構、引入投資人或尋求地方補助。
🚀 行動建議
- 新申請者:必須完全符合新制標準,建議提前6個月開始準備資本、人員、專業審核等
- 現有持證者:善用3年過渡期,逐步調整資本結構和營運模式,準備專家評估文件
- 企業規劃:重新評估日本市場進入策略,考慮合資、投資人引入等方式
- 專業諮詢:立即聯絡 JPass 等專業機構,制定個人化的應對策略
📚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
- 日經新聞:《政府、外国人の「経営ビザ」要件を厳格化 資本金500万円→3000万円に》(2025 年 8 月 26 日)
- Reuters:Japan plans stricter terms for visas to foreign entrepreneurs(2025 年 8 月 26 日),報導指出日本計畫將最低資本額從 5 百萬日圓提高至 3 千萬日圓並必須聘用至少 1 名全職員工,並於 9 月 24 日前徵詢意見
- Morgan Lewis 法律簡報:Japanese Government to Tighten Requirements for Business Manager Work Permit(2025 年 9 月 12 日),分析新制需雇用 1 名全職員工與 3,000 萬日圓資本,同時要求申請人具三年以上經驗或商業相關學位
- Genius Talk News:起業外国人向け「経営・管理ビザ」、要件3000万円以上に引き上げへ(2025 年 9 月 5 日),報導法務省令案將資本額提高至 3,000 萬日圓並要求聘用 1 名常勤員工,並指出中國人持證者倍增等背景
- IMS Legal:Important Update: Stricter Requirements for the Business Manager Visa in Japan(2025 年 8 月 26 日),條列新舊條件及增加經營者學歷/經驗與商業計畫審查的要求
- Japan Visa Guide:Japan’s Business Manager Visa: New Rules Coming in October 2025(2025 年 8 月 26 日),用英文介紹新制將要求 3,000 萬日圓資本、聘用 1 名全職員工及學歷/經驗門檻,並提醒企業應及早申請
- 日本法務省出入國在留管理廳:「経営・管理」の在留資格に係る基準の明確化等について(2025年10月15日),正式公布新制實施細則與3年過渡期規定
📋 重要官方資源
- 法務省官方公告:經營管理簽證基準明確化通知
- 申請表格下載:在留資格申請手續
- 入管局聯絡資訊:各地入國管理局聯絡方式